依托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_乐鱼棋牌app下载-乐鱼棋牌官网

乐鱼棋牌官网

Quick guide

学术动态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术动态

依托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发布时间:2024-05-05 01:04:43 来源:乐鱼棋牌官网     点击:12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服务业,两者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扩大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业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引进制造业,明显提高了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当前湖南经济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研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互动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最新编制的湖南投入产出表,定量地分析湖南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在联系,探讨依托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途径。

  (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不断密切。2014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达到9522.3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5.2 %,占工业的比重达到88.6%,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2014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963.4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8.4 %,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3.5%。生产性服务业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制造业,贯穿于生产的全部过程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各环节。根据湖南投入产出表,制造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比重呈上涨的趋势,2007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占制造业中间投入的比重只有6.1%,到2012年提高到9.9%,其中,现代物流业在制造业中间投入中的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现代金融业的比重提高了1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间投入中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比重的上升,体现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正处于深化的过程,全省制造业逐步由资源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密集型转变。

  1、整体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呈上涨的趋势。2012年,全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为1836.32亿元,是2007年397.56亿元的4.62倍,其中:制造业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总量最大,2012年达到1289.27亿元,是2007年244.75亿元的5.27倍,中间需求率达到68.8%,比2007年的40.4%提高了28.4个百分点;其次是对现代金融业的需求为314.62亿元,是2007年44.22亿元的7.11倍,中间需求率由22.7%提高到36%;对商务服务业的需求为119.35亿元,是2007年49.84亿元的2.4倍,中间需求率由39.1%提高到58.4%;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为64.68亿元,中间需求率由10.5%提高到15%;制造业对科技服务业的需求为34.9亿元,是2007年20.13亿元的1.73倍;中间需求率由22.3%下降到12.4%。

  2、单个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分布不均衡。表2至表7列出了2012年湖南单个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中间需求排前10的行业。从表2能够准确的看出,对现代物流业需求前十位的制造业基本是重化工业,其中,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业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为218.08亿元,排第一位,占制造业对现代物流业需求的9.3%;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和铸件制造业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排第二位,占制造业总需求量的6.2%;前十位制造业对现代物流业需求的集中度达到40%。

  医药制品业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排第一位,占制造业对信息服务业需求的16.5%;专用化学产品和炸药、火工、焰火产品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排第二位,占制造业对信息服务业需求的6.1%;前十位制造业对信息服务业需求的集中度达到48.6%。

  对现代金融业需求量排前三位的制造业是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钢压延产品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和铸件,占制造业需求总量的比重分别为9.8%、9.4%和7.8%,前十位制造业对现代金融业需求的集中度达到50%。

  医药制品业对商务服务业的需求排第一位,占制造业对信息服务业需求的13%;其次是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和铸件制造业,对商务服务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为8.4%、7.6%;前十位制造业对商务服务业需求的集中度达到43.9%。

  专用化学产品和炸药、火工、焰火产品对科技服务业的需求最大,占制造业对科技服务业需求比重的21.2%;其次是汽车零部件及配件、钢压延产品制造业,对科技服务业需求的比重皆为7.5%;前十位制造业对科技服务业需求的集中度达到60.1%。

  对涉农服务业需求的制造业主要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饲料加工品、植物油加工品、其他食品、谷物磨制品和蔬菜水果坚果和其他农副食品加工品五个行业占制造业对涉农服务业需求的99.7%。

  通过湖南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能够准确的看出湖南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在单个制造业的分布不均衡,集中度较高。

  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可以观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关联强度。行业的关联关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前向关联表示某一行业对别的行业变化的反应,可用感应度系数表示;后向关联表示该行业变化对别的行业的影响,用影响力系数反应。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在经济迅速增加时,这两个部门受到社会的需求较大。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表明制造业对其他部门产生的带动作用超过社会中等水准;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力系数都小于1,从产业的波及效果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从趋势看,2012年全省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比2007年下降,大部分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比2007年上升,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逐步增强,制造业的拉动作用会降低,尽管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趋于减少,但仍较大幅度高于生产性服务,制造业依然是湖南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主力。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关联关系属于被消耗关联关系,从制造业对6个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能够准确的看出其与制造业的关联强度,全省6个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强度的排序,现代物流与制造业的关联强度最高,金融业其次,商务服务业排第三,信息服务业排第四,科技服务业居第五。

  全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规模和生产能力相比,还十分不匹配,关联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融合程度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差距。在发达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据了重要位置,通过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提升了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和技术水平,这些国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依靠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等生产服务业领域的一马当先的优势,主导着全球生产网和产品价值链,获取了巨大的超额利润。2014年全省工业增加值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例只有1:0.462,远低于国际1:1的中等水准。从技术和产业关联特征上看,全省制造业中间投入中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比重不到10%,制造业中物质产品的投入比例比较高,而服务投入偏低。

  直接消耗系数是投入产出分析中最基本的参数,反映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依赖程度。2012年,全省制造业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0025和0.0013,制造业的全部投入中对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投入的比重只有0.25 %和0.13%,全省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在制造业中间投入中的比重与2007比较,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0.03和0.12个百分点。这反映了一个需要我们来关注的现象,湖南制造业中与产品制造相关的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投入低的状况并没有正真获得改变。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2013年湖南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为267.03亿元,只有广东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1216.19亿元的22%,比湖北的309.5亿元少42.47亿元。长期以来,湖南制造业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主要承担生产体系中的加工制造环节,在分工中以代工模式为主,缺乏对产品的关键技术、研发设计、品牌管理的掌握,这种制造业的分工锁定和路径依赖状态,不仅影响了湖南制造业的竞争力,也抑制了湖南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空间,特别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受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影响较大,导致生产性服务业难以得到更大的发展。

  (三)生产性服务业层次不高。湖南生产性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占得比重较大,高技术上的含金量和高的附加价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比重较小。2014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业占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25.3%和25.8% ,而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分别只有2 % 、0.73%和4.7 %。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湖南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档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水平低,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制造商的服务要求,会影响到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提升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撑湖南经济基础的是制造业,经济发展仍要以制造业为重心,按照建设创新型经济省份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发挥湖南制造业的优势和科教资源优势,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集中攻克制约湖南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前沿技术,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引领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集群竞争力,推进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为此,要重点抓好“三个结合”:一是外部输入与自我发展相结合,把发达国家和地区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与湖南的资源、成本、政策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二是增量投入与存量调整相结合,以投资结构优化带动制造业结构优化;三是区域特色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相结合,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一定的影响力、存在竞争力的产业、技术、产品和企业。

  (二)围绕产业融合互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能力。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逐步发展的依托和支撑,提高与制造业等部门的技术联系,是促进湖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围绕产业融合互动,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通过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为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把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科学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作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突破口,形成规模优势,不断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金融保险业对产业创新服务能力,提高商务支撑能力,提高自主研发设计创新能力。

  (三)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发展模式、组织模式创新。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扩大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市场空间。一是实行“主辅分离”,专业化发展。一方面引导大规模的公司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研发技术、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通过外包方式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核心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制造业应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核心业务,将服务剥离出去,推进企业内置的生产性服务环节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形成专业化的配套服务企业,以产业链整合专业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形成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此外,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的品质好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化、组织化。